发布者:贵州优游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时间:2022-05-24
自有人的繁衍,疫就不曾缺席。据《中国疫病史鉴》记载,西汉以来的两千多年,中国先后发生过300多次规模较大的瘟疫流行,但古人一直处理的很好,比如,公元6世纪和14世纪世界性瘟疫大流行,全球人口锐减1/5和1/3,但我国人口相对恒定,从汉到明,基本保持在4600万~6000万。而清代,瘟疫更是超越以往,但人口仍反增不减,乾隆年间达2亿多人。显然,这离不开传统中医药的保驾护航。
▲清代徐扬《姑苏繁华图》(局部),藏于辽宁省博物馆。
“医”字,从“酉”,声“殹”。对抗疫这件事,酒也多为中医药的重要工具和方法,本文就论述酒与抗疫的关联,看对待疾疫,古人想出什么好办法。
01
对抗疫,医家用酒的三种方式
从历代古籍来看,中医家治疗疾疫,用酒颇多,对于疫,酒作为工具,主要有“饮服”“涂抹”“酒剂”三种方式。
首先,饮服。东晋葛洪提出了服用中药散剂来预防瘟疫的办法,并倡导用酒服下,如《肘后备急方》记载了度瘴散,“辟山瘴恶气。若有黑雾郁勃及西南温风,皆为疫病之候方。麻黄,椒各五分,乌头三分,细辛、术、防风、桔梗、桂、干姜各一分,捣,筛,平旦酒服一盏匕。辟毒诸恶气,冒雾行,尤宜服之。”
▲明代丁云鹏《葛洪移居图》(局部),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。
再者,涂抹。如明代冯应京《月令广义》:“五日用朱砂酒,辟邪解毒,用酒染额胸手足心,无会虺蛇之患。又以洒墙壁门窗,以避毒虫。”《千金方》也有“可烧牛屎成灰,和苦酒涂之”的论述。
▲《调酒图》(局部),人物以草药制酒。
最后,酒剂。这也是常见的方式,比如,“爆竹声中一岁除,东风送暖入屠苏”“炽炭炉中百药香,屠苏煎酒代椒觞”的屠苏酒,正是其中代表。《千金方》指出:“饮屠苏,岁旦辟疫气,不染瘟疫及伤寒”,并说:“一人饮一家无疫。一家饮一里无疫。”
02
屠苏酒,实为本草酒的代称
对于屠苏酒的定义,宋代李壁 《王荆公诗注》 解释说:“屠,割也;苏,腐也。今医方集众药为之,除夕以浸酒悬于井中,元日取之,自少至长东面而饮。取其滓以绛囊盛,挂于门桁之上,主辟瘟疫。”
“屠绝鬼气,苏醒人寰”,此为屠苏酒的本意。所以,屠苏酒并非一种具体的酒品,实为本草酒的代称,为汉末名医华佗创制,但后又几经演变,具有益气温阳、祛风散寒、避除疫疬之邪的功效。
▲清代禹之鼎《春泉洗药图卷》(局部),藏于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。
自流传中,屠苏酒较早的配方为大黄、白术、桂枝、防风、花椒、乌头、附片,后由唐代名医孙思邈发扬光大,每年腊月,总是要分送给众邻乡亲一包药,告诉大家以药泡酒,除夕进饮,可以预防瘟疫,据记载,到了唐代时期,屠苏酒更由“百药”煎得。
▲屠苏酒,为百药制酒的统称。
屠苏酒的传承和应用,是中国医学善用本草和酒的典型之一,自古中医家还发明了非常多样的用酒方式,比如,“酒制”“酒洗”“酒浸”“酒拌”“酒曲”等,这是因为酒可升提药性,如元代医家王好古所言,“酒能行诸经不止,与附子相同。味之辛者能散,味苦者能下,味甘者居中而缓也。为导引。可以通行一身之表,至极高分”。
▲优游国际小曲,采用90余味本草制作。(拍摄/万安)
其中,酒和本草关联度最高的方式是“酒曲”。前几种方式主要利用酒的浸提作用,将本草成分进行提取增效,而“本草入曲”则让本草参与酒的酿造过程,在发酵过程中不断提取、演变、融合,萃取效果更优。目前,在中国白酒中,仅有优游国际是这种方式的传承者。在酿制优游国际的大小酒曲中,采用了130余味本草,大小双曲分别入大小两种窖池,酿造出香醅、酒醅,最后双醅串蒸而成,让酒体具备了许多健康因子。
▲酿造优游国际的大窖池。(拍摄/万安)
因此,对于疫,中医药积累丰厚的经验和方法,本草酒,成为古人控疫、防疫的好助手。而在诸多古方来看,酒更是重要的工具和方法,本草入酒、本草入曲,酒入方剂、酒行药势,本草因酒而增效,酒因本草而更健康,如古语云“得酒而使,酒所以治病也。”
转载来源:酒食评论
转载链接://mp.weixin.qq.com/s/BYUgJbRvck6OmqCPjyokBA